临沂民政局低保扶贫调研突显三大问题
浏览量:846 发布时间:2016-05-17 15:55:40
分享至
近期,山东省临沂市民政局对农村低保工作开展了一次专项调查研究,总体上看,全市低保对象基本涵盖了老人、重病、重残3类群体,尤以年老体弱者为主,低保政策得到绝大多数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对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做好基层社会治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具体执行中低保尚存在多个难题,需要从政策、执行等层面进行破解。
农村低保面临三个难题
一是家庭收入核算难。由于劳动者就业渠道和收入来源多元化,收入信息分散,隐形就业、隐形收入难以核实,造成目前的低保家庭收入核算制度缺乏操作性,尤其在农村,申请对象多为年老体弱、残疾、患病者,自身缺乏收入,子女忙时务农、闲时打工,遇有急难事才回家,工作不固定,时间不连续,收入不稳定,很难核算其收入。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企业转型升级,招工人数减少,很多人找不到工作,仅靠1人1亩左右的土地,刨去农业生产成本,收入十分有限,很难拿出赡养费。另外,目前的法律法规虽然规定了子女有赡养老人的义务,但是对子女给付赡养费缺乏监督机制,造成申请对象家庭收入很难核算。
二是优惠政策捆绑过多。低保通过货币支付的方式对困难群众实施保障,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是实实在在的再分配,但被纳入低保的毕竟是少数,低保名额是稀缺资源。近年来,捆绑在低保上的惠民政策越来越多,像电价补贴、医疗救助、教育救助、危房改造、残疾人生活补贴等,都以低保为准入门槛,低保政策的含金量越来越高,容易引起群众的攀比。例如,同一个村里有两户家庭生活水平相差不大,但是伴随低保提标扩面,其中稍差的一户被纳入了低保,有了低保金,如果患病住院产生费用经医疗保险报销后,可以再获得最高1万元的医疗救助金,年过80岁的还可以获得高龄津贴,两家人的生活质量就拉大了差距。这些都使得困难群众对低保趋之若鹜,增加了做好农村低保工作的难度。
三是单人保现象增多。政策规定低保原则上以家庭为单位申请,对于符合条件的成年未婚重度残疾人和支出型重病患者等情况才能以个人名义提出低保申请。但在实际工作中,有些地方为了便于开展工作,规避申请低保群众过多的矛盾,对村居的低保名额设置了指导数,有些村居为了减轻低保对象认定过程中的压力和阻力,化解优惠政策过度集中引发的矛盾,实施分户保、单个保,让低保惠及更多的群众,在个别村居出现即便是家庭生活比较困难也难以享受到整户保的现象。
解决农村低保问题的对策建议
一要弘扬传承孝道文化。针对80%以上的低保户是60岁以上老年人这一实际,根据“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要求,在辖区内推动制定村规民约,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努力营造敬老、孝老、养老文化氛围,督促子女履行赡养义务,夯实家庭养老基础,通过子女赡养助力老年人脱贫,提高农村老年人生活水平,防止简单依靠低保“一兜了之”的现象发生。
二要加强制度设计。统筹低保制度与其他保障制度,理顺制度之间的关系,使它们梯次搭配,形成制度合力。首先要确保民政救助政策的有效衔接,防止救助资源集中,即除了电价补贴、医疗救助等继续作为低保政策的有效补充外,临时救助、重度残疾人生活补贴等制度必须与低保剥离,不能将多项优惠政策同时捆绑在低保对象身上,要释放制度红利,惠及更多困难群众;其次要发挥社会救助联席会议作用,强化部门协调沟通,在其他部门进行制度设置之初,就防止以低保作为准入门槛,让惠民政策真正惠民,惠及更多普通群众,切实化解因“福利叠加”附加在低保工作上的压力。
三要制定易操作的低保认定管理办法。低保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既有基层具体执行中人的原因,也有制度设置上的原因,结合调研中发现的问题,要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组织部分县区到农村低保工作开展较好的地区进行学习,汲取先进经验,本着实用、管用、群众认可三个原则,制定一部符合实际、易于操作的低保认定管理办法,推动解决申请人家庭收入难以核算、分户保、单人保、惩罚乏力等问题,真正做到低保认定科学合理、简便易行。
四要定期开展低保专项复核行动。每年由县区组织力量,对辖区内所有在保对象实施专项复核行动,对在保对象中子女属于财政供养人员,子女有家庭轿车、楼房、大型农机具,子女经商办企业等对象,坚决清退,并进行张榜公示,使不符合条件的人员不想、不敢、不能要低保。同时,持之以恒抓好低保等社会救助政策宣传活动,通过多种方式对低保等社会救助政策进行宣传,营造良好的低保工作氛围,更好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
(作者单位:山东省临沂市民政局)
如评论,请先点击 登录 暂无评论
上一篇 黑龙江残联参观调研威海系列助残公益项目 下一篇 关于做好2015年度中途失明人士社区康复重建就业项目受助人员培训的通知
copy@2007-2019 ymax.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
沂蒙爱心家园 版权所有 鲁ICP备 07012196 号
鲁公网安备37132302000324号
总访问量:12276748     当前在线人数:237